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招生对象:

硕士毕业生

学  制:

3年

所属学院:

艺术与哲学学院

层  次:

博士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博士)学制为3年,毕业后授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业博士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业培养具有深厚文化素养和跨学科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该专业的研究重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与范畴、保护与传承机制、社会文化意义、数字化与现代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学生在攻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时通常会选择一个或多个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口述历史、传统音乐与舞蹈、传统医药知识、传统工艺技艺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一般包括实地调研、参与非遗传承项目、策划非遗保护活动等形式,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

西那瓦国际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博士)专业的课程如下:

文化遗产的趋势与分析、咸海历史与遗产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法论、世界遗产中的智慧传统研讨会、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等。

1、入学申请表

2、护照首页扫描件(有效期1年以上)

3、硕士成绩单(中英文翻译公证件)

4、硕士毕业证(中英文翻译公证件)

5、无犯罪记录证明(中英翻译公证件)

前置课程

第一学年 第一学期

第一学年 第二学期

第二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学分
1801948
6

第二学年 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
学分
1801948
12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
学分
1801948
12

第三学年 第二学期

课程编号
学分
1801948
6
西那瓦国际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博士)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下列素质的毕业生: 培养具备深厚理论素养、跨学科研究能力、批判性思维、良好沟通协作能力及高度职业道德的毕业生。他们应能够运用符号学工具深入分析文化现象,掌握文化研究前沿,并坚守学术诚信,为符号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西那瓦国际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博士)专业的就业方向可以是:

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课程的学生通常可以在高等教育机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文化部门、文化企业等领域找到就业机会。他们可能从事非遗保护与传承、文化研究与管理、文化政策与规划等方面的工作。